前几天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讲解了在印刷包装的过程也会产生VOCs,这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VOCs的来源之一。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,究竟VOCs的来源在哪里,又该怎样去治理。
VOCs究竟来自哪些方面?
VOCs作为一种挥发性有机物,在日常的生产、生活中其来源是非常广泛的。
工业源。石化、化工、燃煤,炼焦行业会排放比较多的VOCs。油漆喷涂会排放VOCs,例如家庭装修、汽车喷漆等。
生活源。机动车是VOCs的一大来源,不光是机动车尾气,还有机动车使用的油,其在运输、储存及加油站中的挥发也是VOCs的一大来源。另外,餐饮、烧烤、生物质燃烧等也会挥发大量有机物。
自然源。植物挥发有机物,尤其是在植被条件较好的夏季。
VOCs的管控为什么困难?
第一,由于VOCs的种类纷繁复杂,因此其排放来源也有很大差异。以我们较为熟悉的燃煤为例,不同企业燃煤的使用排放物都为SO2、NO2等,但是不同企业VOCs的排放由于其原料、生产工序的不同就会有多种类型。可能有的企业排放的VOCs以甲酚、二甲酚为主,还有的企业排放的VOCs以酮类为主。这样一来,就会造成VOCs管控治理较单一污染物更为困难的局面。
第二,从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历程来看,VOCs问题也是近几年才得到广泛关注。因此,不论是从VOCs的治理技术,相关标准,还是监测技术来说,我国现阶段的各项工作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,各项体系还不够完善。
第三,众多VOCs的排放来源较其他污染物来说是无组织排放(通俗来讲就是不直接通过烟囱等进行排放),不便于集中收集和治理。这也是VOCs治理较其他污染物来说更为困难的一个方面。
VOCs该如何治理?
一、要明确VOCs的治理方向。
经李克强总理签批,国务院近日印发《“十三五”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》,明确了“十三五”技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。方案明确了石化、化工、工业涂装、包装印刷等行业为VOCs重点治理工程,并要求到2020年石化企业基本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。
二、要把监测与治理技术结合。
监测上,不同的控制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控制方法,也决定了不同的监测需求。目前VOCs的控制目的主要有三方面:一是通过控制VOCs的排放来减少PM2.5的形成;二是通过控制VOCs的排放来减少臭氧的生成;三是控制有毒有害有机物的排放减少对人体的危害。对VOCs的控制方法包括源头控制、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。故从检测物质来分,VOCs的检测包括各种物料检测、生产空间空气监测、末端排放废气监测和周边空气监测;从检测结果来分,包括组分检测、总量检测和超标检测。
治理上,VOCs种类繁多,来源也十分广泛,成分复杂,常见的有烃类、醇类、醚类、酯类等。加油站、装修、餐饮、干洗、喷涂、化工等生产或使用有机溶剂的行业都会产生VOsC排放。即使同一物质,由于风量不同、浓度不同,所需技术路线也不一样。这也决定了没有一种技术可以解决所有的VOCs问题。VOCs处理方法有数十种,其原理主要有回收有价值溶剂的回收技术和分解VOCs分子的破坏技术两大类,实际应用中更多是采用组合式技术。比如:采用浓缩和燃烧结合的技术治理低浓度大风量废气,减少装置投资;采用催化燃烧(CO)或蓄热式燃烧(RTO)技术实现低能耗下VOCs的彻底处理;根据VOCs自身溶解度、沸点等特性选择变温吸附或变压吸附进行溶剂的回收,具体如何选择取决于客户生产线的工况。
那么针对不同行业在源头、过程到末端的VOCs防控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呢?小编将在明天的文章中继续为大家进行介绍!